水文化与屯田水利
作者: 胡世起  伍廷阳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水利科技与经济 关键词: 水文化 人水和谐 鲍屯古水利 屯堡 
描述:水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水,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同的时期,人们治水、用水的思路都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水文化。在云贵高原东侧梯级斜坡地带中部的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其中有一典型的屯堡村落——鲍屯,并在明代建筑了一水利工程,暂称屯田水利(有专家称小都江堰)。通过对水文化与屯田水利的分析,探讨性地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建立"人水和谐发展"的新型水文化。
曹魏时期河西经济恢复原因浅析
作者: 陆庆夫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社会科学 关键词: 食货志 经济恢复 戊己校尉 中原王朝 金城郡 汉昭帝 羌胡 韩遂 曹魏时期 河西五郡 
描述:古代历史上的河西,原是少数民族杂聚的地方。汉初,匈奴人游牧于此,控制了河西和西域,中断了中西交通,并对中原王朝造成威胁。汉武帝为了斩断匈奴右臂,曾派霍去病出击匈奴并获得了胜利,在这里设立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汉昭帝时又增设金城郡,谓之“河西五郡”。自是移民屯田,开通西域,不断经营,直至东汉,河西一直是一个安定富庶的地方。即使在王莽篡权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东汉未年,由于马腾、韩遂等军阀混战,使河西的经济遭到了极大破坏,人民死亡流徙,户口大量减耗,以金城郡为例,在东汉繁盛时,领三千八百余户,东汉末,被韩遂等“所见屠剥,死丧流亡,或窜戎狄,或陷寇乱”,竟至于“户不满五百”了。随着曹魏政权的建立,河西这块曾经繁荣一时的地方重新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经营范围。史载:“魏文帝即位,分河西为凉州”,“其剌史领戊己校尉,护西域”。由于曹魏政权的重视,河西经济很快就得到了恢复。在农业上,据《晋书·食货志》记载,旧
曹魏屯田制度与曹操军事经济思想刍议
作者: 李军  丁进  俞香云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军事经济思想 屯田制度 曹操 
描述:东汉末年连年战争,加上旱涝、瘟疫等天灾影响,使得各地粮食产量急剧减少,经济快速倒退,战争需求与粮食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维持生存和扩大自身经济军事实力,各地军阀诸侯纷纷采取措施以提升粮食生产。其中,以曹操为核心的曹魏集团实施的屯田制度规模最大,执行时间最长,也最成功。屯田制度为曹魏军事集团统一中国北方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对屯田制度的重视和有效组织实施也鲜明地反映出曹操卓越的军事经济思想。
曹魏在江淮的屯田
作者: 林志华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安徽大学学报 关键词: 三国时期 袁涣 社会经济发展 刘馥 邓艾 黄巾 蒿里行 仓慈 司马朗 土地所有制 
描述:曹魏屯田对当时的社会有着重大影响,曹魏屯田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土地所有制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曹魏屯田中,江淮地区的屯田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研究曹魏在江淮的屯田,不仅有助于研究曹魏屯田制,而且有助于我们回顾安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曹魏屯田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东汉末年以来的长期战乱,造成了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景。(曹操:《蒿里行》)江淮地区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场,所遭到的破坏更为严重,袁术统治江淮时,已是“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三国志·魏志·袁术传》)建安七年正月,曹操回到故乡谯(今安徽毫县),看到
明代河西的军屯
作者: 唐景绅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敦煌学辑刊 关键词: 农业区 宣帝 卫所军 中原王朝 西汉武帝 转输 乐都 令居 居延 河西地区 
描述:甘肃河西地区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咽喉,又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西汉以来,中原王朝为了确保中西交通的畅通,防御少数民族贵族对边境的侵扰,总是把河西作为必争之地。自汉以来,河西即驻有很多的军队,但河西与内地距离较远,交通很不方便。驻军的粮饷如靠内地转输,是极其艰难的。相反的,从河西地区本身来说,这里土地辽阔肥沃,祁连山雪水可资灌溉,是个很好的农业区。因此在这里设屯种地倒是非常适宜的事情,如西汉武帝时即在令居(今永登县)、居延屯田;宣帝时,在今青海乐都、民和一带屯田;
明代宁夏屯田述论
作者: 左书谔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宁夏社会科学 关键词: 隆庆 九边 陕西行都司 花马池 提举司 庞尚鹏 弘治年间 田述 王毓铨 明代军屯 
描述:有明一代是中国古代屯田史上最称发达的时期。自洪武至崇祯,历代屯田均以“九边为多,而九边屯田又以西北为最”。现将地处西北重地的宁夏屯田作一述论,既可了解宁夏屯田的状况,又可概观西北乃至全国屯田的一般状况。明代之宁夏屯田,就其分期与制度来讲,与全国各地的屯田无大区别,但又有其特殊点。就有明一代屯田的分期而言,史学界均奉王毓铨先生《明代的军屯》所提出的观点:“洪武、永乐间各种制度都比较严明,而且这个时期正在大兴屯田,也是明代军屯最盛的时期。”“宣德以后日趋隳坏,到万历年间,屯军逃亡,屯田抛荒。”这一分期法系针对全国军屯而言,是合理的和科学的。而宁夏屯田的分期是否也如此呢?我们认为,宁夏的屯田可分为三个阶段。
屯田的生财之道
作者: 翁礼华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浙江经济 关键词: 生财之道 民屯 商屯 国有土地 财政支出 军粮供应 前元 财政收入 元狩 汉军 
描述:在农业社会能把劳动力与土地结合在一起便能产生财富。屯田生财是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的一项有效手段在农业社会能把劳动力与土地结合在一起便能产生财富。而把国有土地与劳动力结合在一起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就是屯田。屯田生财是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的一项有效手段。屯田有军屯、民屯、商屯三种。屯田,最早始于边防军粮需要。西汉前元十一年(前169),汉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戍边屯田,以解决边防军军粮供应短缺问题。正式军屯则始于汉武帝时期,元狩四年(前119)汉军击败匈奴
古代“屯田积粟”的军事经济思想
作者: 谢守和  李益敏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军事经济研究 关键词: 赵充国 治粟都尉 思想宝库 军事经济理论 军事经济研究 军民结合 因粮于敌 古代文化 古代军事 中国特点 
描述:我国古代的军事经济同古代文化一样,是我国军事思想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它,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吸取前人的宝贵经验,提高军事经济理论水平,促进军事经济研究的健康发展。粮草是古代作战中的头等重要物资,“军无粮食则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纵观古代战争史,历代军事家为了解决军队的粮草供应,精心谋略,运筹帷幄,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古代军事经济思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算是在内“屯田戍边”、在外“因粮于敌”。本文拟对我国古代“屯田积粟戍
历代甘肃的移民和屯田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党的建设 关键词: 军户 金朝兴 元狩 明王朝 洮州卫 河西地区 胡大海 卫所 汉王朝 明朝政府 
描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匈河西之役后,河西地区统归汉王朝管辖,先后下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推行郡县制,使边远的河西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统治范畴。
北宋屯田刍论
作者: 左超能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厢军 提点 太平兴国 真宗 赵宋 田制不立 厢兵 镇戍军 何承矩 元丰二年 
描述:史学界凡研究中国古代封建屯田制度,多言刘汉、曹魏、李唐和朱明清朝,绝少注意赵宋时期。本文就北来前期的电田,从其产生的原因。状况、制度、性质及后果作出了初步的探讨,这对我们全面地认识或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屯田制度,是非常有意义的。
< 1 2 3
Rss订阅